[学]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附图)
2017/5/8 9:52:21     浏览数 [1273

会场

2017425-27日,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主办,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联合协办。

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斯仑贝谢、帕拉代姆等国内外油公司、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5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赵邦六总工程师;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郝会民总工程师;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杜向东物探总师;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陈小宏教授;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田新琦副总经理;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钱荣钧教授、王卫华教授、姚逢昌教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主编、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总监李培明;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强功;帕拉代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焦雪凌女士等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郝会民副主任主持了会议,赵邦六副主任代表主办单位、杜向东副主任代表协办单位分别做了致辞,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和高度评价,对与会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研讨会特邀了5篇大会主题报告,分别为中海油研究总院勘探研究院副院长刘春诚做的“中国海油海上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所所长张研做的“中国石油十年攻关历程回顾与展望”、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首席专家吕公河做的“山前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进展”、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志军做的“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助推渤海油田勘探突破”、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总监唐东磊做的“陆上油气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

这次研讨会论文投稿数量及论文质量都创造出了历史最高水平,共收到论文335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录用302篇,参与大会交流报告共311篇,其中包括特邀报告5篇和技术推介论文10篇。专家、学者们围绕“以地球物理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勘探”的会议主题分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进行了论文交流和研讨,此次交流会报告内容包括了12个专题,分别是深水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复杂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滩浅海过渡带、山地、沙漠、城区等);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特殊岩性储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碳酸盐岩、火成岩等);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复杂构造成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包括VSP、微震监测、测井评价技术等);综合物化探技术;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物探装备及软件。

经过专家评审组的评审,评选出了特等14篇、一等奖28篇、二等奖35篇,共计77篇论文获奖。

同期,会议还专门设立20个展台和10个技术推介,介绍了前期成果和当前热门技术,展示了各自的产品和技术优势。部分厂商在相应专题的各分会场展示了最新技术成果和研究进展。

闭幕式上,陈小宏主持了会议,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副总经理周滨宣布了报告获奖名单,钱荣钧专家顾问做了会议技术总结。

总之,会议期间,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提问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物探工作者围绕会议主题,针对陆上与海上的复杂勘探开发对象,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综合研究、物探软件与装备、综合物探等全方位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体现了我国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展示了最新的研究与应用效果,为油田的勘探开发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读者反馈
反馈人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反馈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