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EG北京联络部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承办的SEG北京联络部2007年度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4月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地大、中科院、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中石油北京研究院地物所、胜利油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山东)、长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海石油、中南矿冶大学等14个单位的40多位代表参加,大会口头报告20篇,论文集包括26篇。本次会议的特点:1.报告内容覆盖面广:大部份是理论、方法研究,还有科考、天然地震以及密切结合石油勘探热点(碳酸盐岩生物礁)话题的文章。2.报告内容学术水平较高: (1)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作为中国大洋调查地球物理首席科学家,作了“中国大洋调查19次科学考察报告”,讲述了我国在大洋调查中取得的科考成就。 (2)中石油北京勘探院地物所郑晓东教授作了“礁滩相和岩溶相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报告,围绕当前塔里木盆地和川东地区在海相底层油勘探中的热点问题提出许多宝贵技术思路。 (3)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刘宏作的“非对称走时叠前时间偏移”报告是对叠前时间偏移一种新方法研究成果的介绍。这些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指导意义。另外,同济大学、中国地大、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山东)、长江大学提交的报告就地震理论、叠前偏移、地震模型试验、压制噪音、各向异性、地震预报反演、天然地震、大地电磁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供了较有水平的学术报告。(程金箴 赵红璐)
SEG北京联络部
2007/04/24
|